[日本城🏯]唔係賣家品,點只古蹟咁簡單──日本城郭觀賞指南(一)城郭種類點樣分?
2021-07-06
日本城郭有傳總共超過3萬座,由古代以柵欄圍繞嘅聚落,去到幕末參考歐洲現代風格設計而成嘅五稜郭,建築風格橫跨幾個世紀。
除左戰爭其間作為堡壘防禦,城郭一般都用市役所功能,即政府部門,因此居民方便性亦係城郭設計考慮要點之一。
現今大眾一般對日本古城印象包括石垣、天守、城牆等等,大多都來自戰國時期,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帶領嘅建築風格,亦有佢地帶領住築城嘅潮流。
由於戰國時期城堡需求因應戰亂而增加,同時大名收入都漸漸增加,於是佢地都紛紛築起城郭保護自己領地,而依一批城就被稱為近世城。
依篇文章主要會為大家介紹近世城嘅唔同種類,主要為三大種:
🏯山城──戰國時代前嘅主流,起喺地勢較高嘅山,一般難以到達。
主要目的以軍事作用為主,利用險要嘅地理位置,令敵人難以靠近。同時亦確保有良好視野作防禦同反擊應變。

要上去的話就要搭纜車,古代嘅時候出入非常不便,但另一方面可以俯視附近一切動靜,能夠確保有良好嘅防禦性能
相反,由於戰國時期開始大名除左打仗亦要搞民生。遠離市街嘅山城就為政治同管理領地帶來不便,因此戰國時代唔少大名會喺山下另建居邸同行政部門,有事先番上山準備戰鬥,如此不便令山城慢慢喺戰國中後被淘汰。
山城大多一開始通常冇石垣,一般石垣都係戰國時期加建。
例子: 武田氏 要害山城、上杉氏 春日山城、朝倉氏 一乘谷城
🏯平山城──利用低海拔嘅山丘,依山脈而建,本丸同天守設喺山頂。
既有不亞於山城嘅防禦能力、亦有政治管理嘅方便性,係集便利與防禦於一身嘅設計,因此成為近世城郭中嘅主流。
平山城嘅天守通常設喺山丘頂,所以便於觀察市街周圍動靜,一旦有異狀可以快速應對。同時市民可以喺城下町清楚睇到領主城堡嘅氣勢,以鞏固權力。

喺古代冇咁多高樓大廈,更加可以清晰市內一舉一動。甚或於戰爭時期能瞬速應對
平山城除軍事用途,亦能夠彰顯城主身份、作政治用途,因此為近世城常見的模式。

於天守頂部望樓可以充份觀賞熊本市內街景
🏯平城──通常因附近冇合適地形(高山/山丘)而建於平地嘅城,平面面積通常極大。
平城最別於山城同平山城係多數使用堀(濠溝)作主要防禦手段,包括水堀(即護城河)及空堀作為主要防禦手段。相對而言方便藩士出入及領地管理,但相反防禦性能則要於設計時花更多心機。

可惜當初佔地極大嘅初代大阪城已於冬夏兩陣戰爭中隨豐臣氏一同被德川家打爆,二、三之丸被移平,護城河亦被填平。
而家嘅大阪城大約只有當時二之丸同本丸嘅範圍,三之丸應該更為廣大,可惜已無從稽考。
現今的平城大多只剩二之丸及本丸區域,三之丸(再外圍)已被劃作其它用途。大部份都係政府部門、市役所、市立學校、運動場等等。

松本城而家只有本丸位置同天守有保留,由二之丸開始就係公園、博物館等等公共設施。係松本市嘅像徵,亦係作者本人最鍾意嘅城(同市)之一
🏯水城──平城的分支,主要稱呼利用自然河川、水域作天然屏障的平城。

今治城利用瀨戶內海海水作為防禦,同時能夠掌握海上交通。
PS 天守為模擬天守,即根據不完善的史料創作作品
📷-本篇文章內所有相片均為本人攝影作品,如果想借用請知會本人。謝謝-📷
有冇咩關於城嘅想知? 又有冇咩城特別有興趣? 歡迎喺FACEBOOK、IG、BLOGGER度大家一齊討論下。🏯🏯🏯
🗾如果覺得寫/影得唔錯嘅,不如去FACEBOOK同IG比個FOLLOW比個LIKE。你嘅支持係我繼續創作嘅動力。
IG: https://www.instagram.com/budtour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dtourhk
Blog:https://budtourhk.blogspot.com/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