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豆知識】日本新年必備的「鏡餅」是甚麼?1月11日「鏡開き」又是甚麼日子?

2023-01-10

踏入新一年,經過聖誕節、除夕及元旦等一連串假期,香港人已經回歸日常,並且等待農曆新年的來臨。不過日本人的新年並沒有那麼快完結,在1月11日的「鏡開き」,敲碎「鏡餅」之後才代表過完年,正式開始新一年的工作。那麼「鏡餅」和「鏡開き」是甚麼呢?小編接下來就會為大家介紹這一項日本傳統過年習慣。

 

鏡餅是甚麼?

日本人過年一定會備有一個「鏡餅」,大家經常會在日劇或者動漫入面見到,兩塊圓滾滾的麻糬疊在一起的就是鏡餅。其實它是用米造成的年糕,圓形象徵圓滿之意,大的圓餅代表太陽,小的圓餅代表月亮。而之所以叫做鏡餅,是因為它很像日本神話中,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被認為是有靈力寄宿在當中。而且在「松之內」期間,即是日本人在家門口放上「門松」的時間,他們認為神明會拜訪家裡,所以不能吃掉鏡餅。

一個新年裝飾除了有鏡餅,也有很多象徵好運的元素。鏡餅上面的橙,日文發音是「だいだい」(Dai Dai),與「代代」同音,象徵子孫世代繁榮昌盛。用來墊住鏡餅那塊紅邊白底的紙是「四方紅」,象徵天地四方各處都繁榮。前方紅白相間的紙飾是「御幣」,同樣象徵四方繁榮,並有除魔之意。鏡餅前面的兩塊葉是「裏白」,是一種蕨類,在生長時嫩葉會從中心長出來,因此象徵子孫繁盛。

 

 

鏡開き是甚麼?

「鏡開き」是敲開鏡餅的日子,在選擇在神明降臨的「松之內」期間完結之後,以前是在1月20日,但由於後來德川家第三代家軍德川家光在4月20逝世,後人把每月20日視為忌日,所以鏡開き便改為1月11日。現在則是視乎地方,鏡開き的日期也會略有不同,關東多數是1月11日,關西則多數是1月15日,而京都則是1月4日。

在這一天,人們會用槌子把堅硬的鏡餅敲開,煮成年糕湯「雜煮」或者紅豆湯。全家人一起分著吃,以祈求新一年無災無病,得到神明的祝福。不用刀切而要用槌子,是因為刀會讓人聯想到切腹,有不好的意頭,所以不會用刀。隨著社會發展,都市人的生活越來越忙碌,現在很多鏡餅都是用一個傳統鏡餅造型的塑膠盒,打開中間放著兩片切好的年糕,方便大家食用。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追星豆知識】由場地名猜出演唱會規模!ZEPP、HALL、ARENA、DOME等級比拼

【歷史豆知識】京都明明是古城但車站卻完全不和風?它從建成時就不似日本

【豆知識】日本傳統與我們有甚麼不同?了解日本七夕的由來與風俗

【伊豆旅館】河津町2022年全新和風旅館「潮雲」無敵海景浸露天風呂

【地道文化豆知識】日本旅行不想失禮?你要懂的7個屋台用餐小禮儀 原來無得預約要Walk-in

【文化月曆】3月日本 女兒節習俗•應節料理•祭典全介紹

【文化月曆】2月日本 重點活動•新年習俗•各地祭典全介紹

【豆知識】4月29「昭和之日」關係著黃金週的廢存!到底是甚麼日子?

加入JapanWalker社群,掌握日本最新吃喝玩樂資訊

網友留言

地圖
搜尋